生物質能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包括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沼氣發電。
一、生物質能發電行業市場規模
1.裝機容量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543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0.3億千瓦,同比增長22.6%;2021年前三季度,生物質發電裝機0.35億千瓦。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發電量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543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0.3億千瓦,同比增長22.6%;2021年前三季度,生物質發電裝機0.35億千瓦。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1.中國生物質資源非常豐富,發展生物質能發電產業大有可為
目前,中國可利用的生物質資源,主要為有機廢棄物,包括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農產品加工廢棄物、林產加工廢棄物、生活垃圾、有機污水等。單就農林廢棄物、能源林業和其他能源作物的儲量就相當于每年9億噸標準煤。此外,我國還有4600多萬hm2宜林地,可以結合生態建設種植農植物,這些都是發展生物質能發電產業的優勢。
2.雙碳助力下生物質能發電未來空間巨大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生物質能發電技術是目前生物質能應用方式中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若結合BECCS(生物能源與碳捕獲和儲存)技術,生物質能將創造負碳排放。未來,生物質能將在各個領域為我國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做出巨大減排貢獻。
3.生物質能發電收益模式穩定,項目現金流較好
生物質能發電企業有較高的政策敏感性,相對穩定的政策和價格體系有助于穩定經營預期。在可再生能源法統領下,生物質能發電的價格政策隨著產業發展和外部環境變化也有適當調整,其上網電價和補貼政策由2006年的固定補貼制度,逐步過渡為目前的固定電價制度。
垃圾發電運營收入穩定,項目現金流較好。垃圾運營一般采取特許經營的方式,主流的是BOT(建設-經營-轉讓)或BOO(建設-擁有-運營)模式,特許經營期一般在25-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