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導讀:目前節能環保上游設備領域是一個接近充分競爭的市場,大量中小型企業圍繞價格、產品和服務質量展開競爭。
? ? 一、有利因素
? ? (一)政府重點扶持環保產業的發展
? ? 2016年12月發布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到要加快發展先進環保產業。大力推進實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動區域與流域污染防治整體聯動,海陸統籌深入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促進環保裝備產業發展,推動主要污染物監測防治技術裝備能力提升,加強先進適用環保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和集成創新,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環保產品,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全面提升環保產業發展水平。
? ? 2016年12月發布的《“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中,政府也明確提出了主要目標,到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升,高效節能環保產品市場占有率明顯提高,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有利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制度政策體系基本形成,節能環保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
? ? 2017年10月工信部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到,要強化技術研發協同化創新發展,推進生產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推動產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發展,引導行業差異化集聚化融合發展,鼓勵企業國際化開放發展。同時,加強行業規范引導,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充分發揮中介組織作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 ? (二)政府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 ? 近年來,綠色金融正逐步成為環保融資的機遇和亮點。“十三五”時期,綠色金融制度將進一步完善,繼續發展綠色信貸,支持有條件的銀行探索綠色金融專業化經營,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將碳排放權、排污權、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特許經營收費權等納入貸款質押擔保物范圍。強化直接融資,支持綠色債券規范有序發展,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建立綠色發展基金、投資節能環保產業。探索發展綠色保險、綠色擔保等新金融產品,逐步完善綠色金融體系。綠色金融的發展將有利于快速推動環保產業的發展。
? ? (三)環保產業市場環境得到優化
? ? 針對地方保護行為,中央政府正在逐步清理廢除地方自行制定的影響統一市場形成的限制性規定,嚴肅查處設立不合理招投標條件等行為。針對惡意低價競爭問題,中央政府也在探索改革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招投標機制,建立質量優先的評標原則,大幅增加技術標權重。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嚴重違法失信的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實施跨部門聯合懲戒。環保產業的市場環境正在得到優化。
? ? (四)PPP加快環保產業轉型
? ? 近年來,中國在環保領域積極推行PPP改革措施,以PPP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及第三方治理,為中國環保產業的新發展提供了史無前例的機遇和條件。
? ? 首先,訂單向優勢企業集中。其次,項目規模效應增強。這是由行業特征決定的,有的單個項目盈利性不強,比如自來水廠,關鍵在于規模效應,由于過去單個項目是政府投資,對盈利性要求不高,但現在采用PPP,在市場的洗禮下,項目規模效應增強的速度會加快。第三,收購兼并促使行業集中度增加。環保領域中,并購在資源整合和產業整合中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一種類型是技術并購,中國現在很多環保問題,國外其實已經經歷過了,環保技術是成熟的,資金雄厚的企業通過國際并購的方式直接購買;另一種是產業整合。
? ? (五)居民環保意識增強
? ?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居民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增加,參與范圍與程度逐步加深,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形成全社會保護環境的強大合力,進一步激發環保產業的市場活力。
? ? 二、不利因素
? ? (一)節能環保產業高端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
? ? 目前節能環保上游設備領域是一個接近充分競爭的市場,大量中小型企業圍繞價格、產品和服務質量展開競爭。我國節能環保上游設備領域的行業集中度總體較差,市場化程度較低。節能環保常規技術產品已經相對成熟,但在高端技術產品方面仍較為欠缺,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低水平運營現象較為普遍。
? ? (二)中游融資能力較弱,產業運營模式有待完善
? ? 由于投資周期較長、資金需求較大、投資回報較慢和受政策影響較大,而且現階段服務市場秩序尚不規范,大多數節能環保服務企業的規模較小、服務水平較低,因此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
? ?(三)企業規模、產品結構不合理
? ? 一是環保企業規模結構不合理,其規模小,尚未形成一批大型骨干企業或企業集團,缺乏市場競爭力。二是環保產品結構不合理,環保設備成套化、系列化、標準化、國產化水平低,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嚴重。
? ? (四)人才緊缺
? ? 大型環保企業需要高級技術人才來研制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滿足特種工藝污染治理需求的產品。而現在的環保人才中,能夠駕馭大工程、能同時承擔多項大型環境工程設計項目、可獨立設計多項大型環境工程項目的技術人才非常缺乏。人才緊缺的原因,一是高等教育對環保專業性人才培育太少;二是環保行業以前受重視程度低、人才整體存量偏少;三是環保行業人才需求在短期內出現較大增長,凸顯了環保行業人才的整體結構性失衡;四是環保行業人才配置和流動有待整體優化,環保行業的專業獵頭公司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