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忻州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了解到,山西第七個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項目獲批。此外,筆者還了解到山西在建和擬建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還有多個,等以上項目全部建成后山西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項目將達到十余個。山西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行業競爭將日趨激烈。
而這,可能是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發展的一個縮影。
企業爭相“入局” 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項目爆發式增長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項目已然呈現爆發式增長。資料顯示,2015年以前,我國水泥企業中僅有16家獲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而截止2019年底,具有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資質的水泥企業75家,投產涉及到共171條水泥熟料生產線。危廢資質能力(不含生活垃圾、污泥、污染土等)達463.85萬噸,覆蓋的省份由2017年的16個升到了27個,目前全國僅有4個省市尚未投產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設施。
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項目數量為何增長如此之快?
從政府管理部門的角度來看,我國固危廢處理處置缺口大,而水泥窯協同處置提供了一個現成的路徑,“企業是現成的,技術也是成熟的,處理成本也比專門的固廢處理企業便宜,還避免了‘鄰避效應’的產生,可謂一舉多得。”一業內人士表示。
在工藝方面,水泥窯協同處置依托水泥廠已有設備,投資運行費用低,且水泥窯內高溫環境(可達1800℃以上)對廢物中的有害物質進行焚毀。對水泥企業而言既幫助城市消納污染物又能將其作為“替代燃料”實現資源再利用。
從水泥行業來說,水泥企業降低成本、綠色轉型成為大勢所趨。水泥窯協同處置的利好政策,為企業轉型提供了方向。一業內人士坦言:“水泥企業上廢棄物協同處置項目,也是為了‘保命’。行業產能過剩,很多企業都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而廢棄物協同處置可能為企業打開另一扇發展的大門。”
此外,在部分省市具有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的生產線可以在錯峰生產期間不用停產,這極大地促動了水泥企業進軍水泥窯協同處置行業的想法。
故而,在以上綜合因素作用下,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危廢項目在近年內呈現了爆發式增長。
豁免條件放寬、危廢處置費用下跌 “千億藍海”將破滅?
水泥行業加速上線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除了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外,主要還基于危廢市場有利可圖和借機得到錯峰豁免權限。但隨著當前危廢市場競爭激烈、危廢處置價格下降、水泥行業錯峰政策力度放松,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千億藍海”宏圖或將走向破滅。
2016年12月環保部發布《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本技術政策發布之后新建、改建或擴建處置危險廢物的水泥企業,應選擇單線設計熟料生產規模4000 噸/日及以上水泥窯。
根據水泥大數據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底,全國運營中的熟料生產線共有1703條,各類型生產線中4000t/d及以上的水泥熟料生產線有705條。不過業內人士認為,水泥窯不是專門為危廢處置設立,而是依然以生產水泥為主。考慮某些地區嚴重產能過剩因素、再加上選址等方面的要求,他認為水泥企業真正適合用于危廢處置的生產線可能不足其中的50%。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
即便如此,當前投產涉及到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已達171條,且在建、擬建項目還有很多個,數量龐大,若等到全部投產競爭或更加激烈。
受處理能力提升等因素影響,最近兩年危廢處置價格也呈現跌落態勢。2019年危廢處理價格呈現出“拐點”苗頭,價格上漲態勢不再延續,一些地區危險廢物處置價格“罕見”下降,項目毛利潤減少。進入2020年,整個行業處理費下滑的趨勢更加明顯。
以樹脂危險廢物處置為例:之前一噸樹脂危險廢物焚燒處置費要1.1萬-1.2萬元,最高時達1.5萬元;去年10月起,降至8000-9000元,現在不到6000元。這對于進入和想要進軍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行業的企業來說可謂是“被潑了一盆涼水”。
況且,值得注意的是,水泥行業的錯峰政策從以往的“一刀切式”逐漸開始朝差異化方向落實,行業錯峰已現寬松苗頭。尤其是在今年生態環境部下發了《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后,要求對水泥行業按照A、B、C、D進行評級,且A級企業重污染天氣可自主減排。部分地區更要求評定為A、B、B-級、引領性的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等不納入錯峰生產。
這也意味著水泥企業可以有多種方式取得錯峰豁免權,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已不再是水泥企業取得豁免權的主要途徑。
面對當前行業形勢,筆者以為水泥行業上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項目不應一哄而上,要根據市場需求指定合理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