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中國危廢處置行業市場規模
? ? 危廢,即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棄物,主要包括化工、冶煉等制造業中產生的廢酸、廢堿、石棉廢物、冶煉廢物、廢礦物油等。其中工業危廢是危險廢物的主要來源,具體危廢類型包括廢堿、廢酸、石棉廢物、有色金屬冶煉廢物、無機氰化物廢物、廢礦物油等,從上游行業看,主要來自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采選業、造紙和紙制品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等。一直以來,我國危險廢物產生量總體呈不斷增加趨勢,2017年中國大中型城市工業危廢產生量達4010.1萬噸,同比增長19.9%,初步預計2018年工業危廢產生量將達到4810萬噸。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
? ? 近年來,危廢處置相關的國家政策頻頻出臺落地,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日趨完善;2013年,兩高司法解釋,“非法排放、傾倒、處理3噸以上危廢將入刑”,被視為我國危廢處理行業啟動的關鍵點;2016年,國務院下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對以含鉻、鉛、汞、鎘、砷等重金屬廢物和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抗生素菌渣、高毒持久性廢物等為重點開展專項整治且明確危險廢物利用處置二次污染的控制要求及綜合利用過程環境保護的要求,進一步促進了危廢處理行業的規范化發展;2017年,《“十三五”全國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頒布;2018年,生態環境部開展“清廢行動2018”計劃、工信部開展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行動等,均讓危廢處理行業發展提速。2018年中國危廢處置行業市場規模達1106億元,同比增長15.0%。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
? ? 二、危廢處置方式分析
? ? 中國危廢處理市場主要以第三方處置為主,針對不同廢棄物的處置工藝,主要有兩條基本思路:(1)資源化,當資源屬性占主要地位時,以資源化回收再利用處置為主,主要涉及的危廢品類包括含有銅的蝕刻液與電鍍污泥、有機溶劑。通過有價組分回收、提純回用等方式,顯著降低廢物的環境危害,同時獲得利潤。(2)無害化,當污染物屬性占主要地位時,以無害化處置為主。通過焚燒、填埋、物化等方式,進行減量、徹底的性狀改變或與環境徹底隔離等方式避免環境危害。
? ? 其中填埋處置主要用于處置資源化經濟性較差、且無法通過焚燒減量的危險廢物,如危險廢物焚燒殘渣、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與殘渣等;或者處置毒性較高且資源化不經濟的重金屬污染廢物。主要流程分為危廢進場—填埋作業—終場覆蓋與封場。從我國27座危廢填埋場每年處置危廢類別分布情況來看,每年通過填埋場處置的危廢中,占比居前的品類主要包括:含Cr廢物(16%)、焚燒飛灰和殘渣(14%)、含Zn廢物(13%)、表面處理廢物(13%)、含Pb廢物(10%)。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
? ? 危廢專業焚燒技術發展水平比較成熟,主要用于處理可燃性熱值較高或毒性較大的醫藥廢物、農藥廢物、精蒸餾殘渣、廢有機溶劑、廢礦物油、廢乳化液、有機樹脂類廢物等。由于危廢往往具有高毒、酸性和腐蝕性等特點,因此一般焚燒爐無法直接用來焚燒危廢,否則容易造成惡性污染事件以及爐體的強烈腐蝕。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是利用水泥窯的大熱容量、穩定運行窯爐,以35%的摻燒比例協同焚燒危險廢棄物,是專業危廢焚燒的同質型工藝。鑒于危廢專業焚燒工藝新建產能選址難、阻力大、周期長,依托成熟工業窯爐協同處置,成為化解產能不足局面的最佳戰略。
? ? 2018年我國危廢焚燒型(專業焚燒 水泥窯協同焚燒)產能規模達到616萬噸/年,同比增長65%,其中焚燒型危廢處置產能規模前五大省份為浙江、江蘇、山東、河北、福建,2018年產能分別為121.3萬噸、117.7萬噸、34.6萬噸、29.4萬噸、27.9萬噸。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
? ? 三、危廢處置市場格局
? ? 我國政府對危廢處理行業實行許可證制度。這一方面能夠保證從事危廢處理業務的公司基本擁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和項目經驗,從而保障危廢無害化處理的效率,減少處理不當造成的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實行許可證制度會限制新進企業數量,限制全國危廢綜合利用和處置總量。2017年全國危廢許可證(含醫療危廢)數量為2722份,其中江蘇、浙江獲得危險廢物處理經營許可證數量最多,分別為336份、240份。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
? ? 我國危廢行業仍處于發展期,行業格局分散,市場集中度較低,類似于美國危廢行業的二十世紀90年代初期,行業仍呈現“小、散、亂”的局面。從2018年中國危廢處置行業經營資質排名來看,其中東江環保排名第一,危廢處理資質量為119.85萬噸,其次為大地化工和招金礦業,2018年危廢處理資質量分別為90萬噸和86萬噸。
? ? 近年來,危險廢物處理行業并購潮的愈演愈烈,將不可避免地帶來行業內企業的淘汰整合。一方面,眾多跨界資本強勢進入,大型企業進行跨地域收購,中小企業生存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行業競爭激烈,高利潤率呈下降趨勢。另一方面,“以預防污染取代末端治理”是國際普遍認同的環境保護政策,危險廢物減量化是必然趨勢,企業未來對于需求方議價能力逐漸降低:隨著我國危險廢物政策的愈發趨嚴,對設備設施的排放要求將進一步提高,企業成本逐漸升高,中小企業面臨轉型壓力。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
? ? 四、我國危廢行業存在的問題
? ? 1、相關法律制度體系仍然不完善
? ? 我國危險廢物法律制度體系仍然不完善,產廢單位責任界定不清晰,危廢制度盲區和漏洞依然存在。危險廢物有量大、類多、成分復雜等特點,標準不清晰讓企業的發展步伐減緩。困擾企業的是危廢與一般廢棄物目前依然存在不能清晰界定的問題,在重金屬提取、加工領域,提煉工序完成以后,剩余物大部分被認為是危廢,標準不統一,剩余物處置方法不同,缺乏明確的規范。
? ? 2、區域供需失衡
? ? 危廢處理的區域壟斷特性,造成有的地區危廢處置能力遠高于處置需求,有的地區則恰恰相反。危廢產生量較多的地區,位于東部沿海和西北內陸;危廢處置能力較強的地區,則位于華東和華南。山東、青海、湖南、云南、新疆等地方,危廢產量大于危廢處置能力;江蘇、陜西、廣東、浙江、江西等地方,危廢處置能力大于危廢產生量。由于危廢跨省轉移審批手續較為繁復,且運輸成本較高,占危廢處置成本近30%,因此危廢處置利用的區域供需失衡現象長期存在。
? ? 3、工業危廢違法處置現象還存在
? ? “兩高”司法解釋關于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實施以來,工業危險廢物管理的力度越來越大、任務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而目前環保部門在工業危廢管理工作方面的人員配置極為薄弱,往往是由一、兩人兼職負責,又由于工作人員經驗不足,再加上監管手段和裝備缺乏,已難以應付日益復雜繁重的危廢管理工作。雖然“兩高”司法解釋出臺以后,工業危廢委托處置明顯增多,但由于違法處置費用低甚至還有盈利,部分企業心存僥幸、鋌而走險。污泥跨市、跨省傾倒事件偶有發生,貯存、運輸、處置過程中存在較大的環境風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