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長以及城鄉一體化腳步的加快,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總體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2019年清運量達到了22802萬噸,同比增長5.95%,增長率約8.61%,以下是生活垃圾處理行業投資分析。
2019年,我國城鎮垃圾產生量超過2.9億噸,再加上農村大量的生活垃圾沒有進入處理的行列,我國生活垃圾狀況非常嚴峻,很多省市已經出現了垃圾圍城的情況。生活垃圾處理行業分析指出,由于我國垃圾清運量遠低于垃圾產生量,而且目前的差距有逐漸增大的趨勢,雖然垃圾的無害化處理率逐年增加,但仍顯不足。
從產量率來看,2019年我國200個大、中城市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最大的是上海市,產生量為984.3萬噸,其次是北京、廣州、重慶和成都,產生量分別為929.4萬噸、745.3萬噸、717.0萬噸和623.1萬噸。生活垃圾處理行業投資分析指出,前10位城市產生的城市生活垃圾總量為6256.0萬噸,占全部信息發布城市產生總量的29.6%。
從處理率來看,2019年我國主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已經超過90%,其中焚燒處理能力占比不足35%。而目前發達國家處理能力普遍在65%以上。雖然焚燒處理會產生二噁英,對大氣造成二次污染,但是采取“尾氣除塵+活性炭吸附”的原則可以降低二噁英的排放,處理相對安全。
從垃圾占比來看,我國生活垃圾中餐余垃圾占比達到59.3%,接近60%。我國城市每年產生餐廚垃圾不低于6000萬噸,年均增速預計達10%以上,而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餐飲結構與數量的豐富化,這個比重還將進一步上升。占比排名第二是為塑料垃圾,主要是一些塑料包裝袋等垃圾,占比為12.1%。紙類垃圾也占較高的比重,為9.1%。其余垃圾占比較小。
目前,我國生活垃圾處理方式有填埋、焚燒、堆肥等方式,仍以填埋為主。根據住建部發布的《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中不同垃圾處理方式處理的生活垃圾量來看,填埋占據了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64%;其次是焚燒處理,占38%。生活垃圾處理行業投資分析指出,截至2019年末,我國共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943座,其中填埋場657座,占比為70%。
進入2020年,我國對生活環境關注度的不斷提升,生活垃圾的處理成為城市環境治理的重要關注領域。我國已經制定和出臺了大量的有關生活垃圾處理的法律、法規、行業標準與鼓勵政策。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行業標準機制的出臺為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快速有序發展提供了基本的保證。
“十三五”期間垃圾焚燒市場空間有望超3500億元。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到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能力的50%以上,焚燒設施建設能力要達到59.14萬噸/日,占建設任務的比重達54%,新建規模達到35.62萬噸/日。
由此來測算“十三五”垃圾焚燒處理市場空間,可分為新建市場和運營市場。其中,按照行業平均投資50萬元/(噸/日)計算,對應新建市場空間約為1500億元;垃圾焚燒運營收入分為發電收入和垃圾處置收入,發電收入=上網電量*電價,垃圾處置收入=垃圾處理量*垃圾處置費,按照上網電量280度/噸,年運行天數300天,上網電價0.65元/度,垃圾處置費平均65元/噸計算,垃圾焚燒運營收入約為440億元/年,以上便是生活垃圾處理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