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極星火力發電網:垃圾焚燒發電廠在許多地方都被視為“洪水猛獸”,往往一涉及就會遭到激烈反對。然而在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正在順利有序推進,項目的發展更是得到了當地群眾的一致贊成,這其中有什么奧秘?
垃圾焚燒監控
? ? 前期準備工作要充分到位
? ? 政府強化組織宣傳,動員鄉賢參與溝通及科普,有效化解公眾心中疑慮
? ? “垃圾圍城,無路可退。”對有137萬人口的潮南區來說,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已刻不容緩。
? ? 可是,群眾對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抗拒心理不容忽視,如何讓項目順利落地?
? ? “我們的一個經驗就是工作一定要做在前面,化被動為主動。”潮南區區委書記陳武南提到,2013年以來,潮南區委、區政府堅持把上馬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作為頭號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專門成立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及早研判各種問題,盡快提出解決辦法,而不是等到問題出現再來想辦法。”
? ? 從2013年初籌備垃圾焚燒發電廠開始,領導小組提前介入、提前準備,研究制定項目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并且制定項目建設倒計時工作計劃,督查部門加強工作跟蹤和督促檢查,強力推動項目建設進程。
? ? 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與群眾休戚相關,在推進建設中,潮南區注重把群眾廣泛參與納入決策程序,在重點項目的選址、規劃設計、征地拆遷政策制定等方面,廣泛征求、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從項目的決策開始,就把群眾工作、化解矛盾做在前,有效避免了“決策一出臺,矛盾跟著來”。
? ? 宣傳必須抓住重點,潮南區許多杰出鄉賢在當地具有比較大的影響力與號召力,當地政府充分發動鄉賢的引導作用。
? ? “為了做好宣傳工作,我們多次拜訪鄉賢,向他們做好項目的解釋溝通工作,并通過他們做好村民工作,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潮南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黃麗鳳介紹說。
? ? 此外,當地還同時開動電視、網絡、廣播等各種宣傳工具,利用黨員干部座談、學校企業宣傳、老人會協同做工作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宣傳政策,為項目建設爭取安定的輿論環境。
? ? 宣傳只是手段,要讓群眾信服,還必須有科學的依據。
? ? 為最大限度地減輕對環境和群眾的影響,潮南區不斷優化項目設計,煙氣排放按目前的最嚴標準執行。項目煙氣處理技術標準的提高,也有效化解了群眾的思想顧慮。
? ? 眼見為實 打消疑慮
? ? 先后組織3批70多名村民到垃圾焚燒發電廠參觀考察
? ? 據了解,在潮南區各級各部門的努力下,2014年9月,通過BOT公開招投標,中國節能集團環保公司承擔發電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總投資約6.4億元,預計日處理垃圾1000噸。項目于2014年10月29日順利開工建設,目前正在抓緊推進中,預計2016年12月完成主體建設,2017年有望正式點火運行。
? ? 然而,項目運行之前,關于選址問題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 ? 2013年8月17日,潮南區政府辦公大樓會議室里,來自全區11個鎮(街道)232個村的村委書記齊聚一堂。
? ? 當區政府宣布全區11個鎮(街道)各篩選一個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地點的時候,村書記們紛紛坐不住了,大家幾乎都發出同樣的聲音:“千萬別選在我們村。”
? ? “每個鎮都必須選擇一個地點,至于最終定在哪里,由科學來論證。”陳武南說,群眾有意見可以理解,但是有問題就要想辦法解決,不能一反對就放棄。
? ? 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定態度下,潮南區城管局迅速組織專家進行科學論證,對各選址方案進行全面比選,最終確定選址。
? ? “選址始終堅持把對村民的影響、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的原則。”潮南區城管局局長周友雄表示,幾經比對協商之后,選址最終確定在兩英鎮風華村古樓山大坷尾洋地塊。
? ? 記者在現場看到,選址點地處大南山腹地,遠離鄉村和居民點,這也為項目的順利啟動打下了堅實基礎。
? ? “為什么選在風華村?到底有沒有污染?咱們村能受益嗎?”風華村村委會主任邱定輝說,雖然區里選定了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地址,但是村民充滿疑慮,抵觸情緒還是非常大。
? ? “口說無憑,眼見為實”。為了打消群眾的疑慮,潮南區先后組織3批70多名村民,到項目承建、運營方在四川成都建成的祥福垃圾焚燒發電廠參觀、考察。
? ? “對這個已經投入運營的項目,我們去看了之后感到很驚訝,廠區看不到垃圾,聞不到刺鼻味道,企業老總辦公室就在主廠房里面,這樣的廠子竟然比我們村里很多人的家門口還整潔。”回憶當初參觀時的情形,邱定輝說:“村民看完之后,心都安了,也不再反對。”
? ? 參觀后的村民回到村里,成了義務宣傳員,向村里和在外的鄉親做解釋、答疑惑,口口相傳,進一步清除了群眾心中的疑慮,為項目的推進奠定了基礎。
? ? 生態補償機制實現利益共享
? ? 征地予以補償,項目運營期間幫助村民繳納醫保、養老保險
? ? “項目發展涉及征地、拆遷等一系列實際問題,如何讓村民由拒絕到歡迎、支持,需要新思路、新辦法。”在陳武南看來,除了消除村民的疑慮,還必須讓村民感受到項目發展帶來的效益,這才是治本之策。
? ? 按照“誰受益、誰付費,誰受損、誰受償”的原則,潮南區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 ? 首先是做好征地補償,項目征地補償費用參照揭惠高速公路潮南段征地補償標準,由區財政在項目動工前一次性向村民支付征地補償費約1197萬元。
? ? 項目運營期間,每年幫助全村5413人繳納醫保、城鄉居民一體化養老保險,在項目建成投產后逐年支付,每年約400多萬元。
? ? 其次是堅持利益共享,按人口每年給予固定的補償,讓當地群眾真正感受到項目落地帶來的紅利和實惠。“每年每個戶口可以得到500元。這些地本來都是山地,基本沒有收入,項目實施后反而為村民帶來了增收,村民都很高興。”邱定輝提到,區里同時投入1490萬元幫助村里實施修建道路、修筑橋梁、建設校舍等基礎設施和公共福利項目,增加村工業用地和宅基地用地指標共60畝。
? ? 根據這個方案,風華村實際上每年綜合獲利約500萬元,項目運行30年時間可以獲利約1.5億元。
? ? 這項以人為本、重在解決民生問題的政策,最終獲得了群眾的熱烈擁護。去年8月,風華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與會的61名村民代表對項目落地和生態補償方案一致表決同意。
? ? “生態補償機制的本質是對利益重新協調分配。”陳武南認為,通過利益共享,企業出讓一定的預期經營收益,政府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從而彌補村民對于土地被征收、生活環境可能被改變的心理預期以及項目實施后對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實質性影響,達成了一種新的利益平衡。